本文对诗经邶风 简兮唐风 采苓各提出了一种新解读。在解读过程中也探讨了说文解字苦,古,苓尔雅释义的谬误。
A new interpretation is developed toward Bei Wind- Bang Bang and Tang Wind- Collecting ungus of Book of Songs. Two items in Shuowen Jiezi are discussed accordingly.

邶风 简兮

简兮简兮,方将万舞。
日之方中,在前上处。
硕人俣俣,公庭万舞。


有力如虎,执辔如组。
左手执龠,右手秉翟。
赫如渥赭,公言锡爵。


山有榛,隰有苓。
云谁之思?西方美人。
彼美人兮,西方之人兮

邶风 简兮的字面平白, 解读争议颇多, 不才再抛一砖。简兮的微妙,在于万舞西方美人之风马牛不相及,以至历代各种解读中都难以调和两者的关系。

毛诗有“刺不用賢也。衛之賢者仕于伶官,皆可以承事王者也”。百度百科有:邓荃《诗经国风译注》认为是描写舞女辛酸的诗歌,翟相君《诗经新解》却考定诗中舞者为庄姜,此篇是讽谕卫庄公沉湎声色的作品。案据诗中所用“山有榛,隰有苓”这一隐语,可知有关男女情思,所以余冠英诗经选》、高亨诗经今注》、袁梅诗经译注》等认为是卫国宫廷女子(贵族妇女或一般侍女)赞美、爱慕舞师的诗歌。大概是一位女子在观看盛大的“万舞”表演时,领队舞师高大威武英俊的形象,引起了她的爱慕,于是就产生了这首赞美的诗篇。

毛诗进一步解释:伶官,樂官也。伶氏世掌樂官而善焉,故后世多號樂官為伶官。毛诗里特别指出伶氏, 是依据口口相传/轶史,还是因国语 周语中周景王问乐律于伶州鸠而推断,我无法判断, 总之毛诗推断伶氏就是做此诗之人。从醋意满满的结句“彼美人兮,西方之人兮”,得出是以下刺上之诗,这个判断是准确的。

诗经中字是个高频字,基本结构有彼+物彼+人两种用法。其目的就是在强调主体与其物,与其人的对立性和独立性,可以是空间上的, 也可以是类别上的, 也可以是感情上的。正风中没有彼+人的例子,一团和气。邶风,鄘风和卫风中有以下例子, 可以看出叙事主体以字来强调主客彼此的不同,感情的对立。这也进一步佐证了毛诗的判断:刺也!

邶风 简兮:“美人兮,西方之人兮。”
邶风 柏舟: “薄言往诉,逢之怒。”
邶风 泉水: “娈诸姬,聊与之谋。”

“公庭万舞“是自殷商以来的祭祀舞蹈。商颂 那有“万舞有奕”,“衎我烈祖”,以万舞享祀商汤列祖鲁頌 閟宫有“万舞洋洋”享祀鲁祖周公,诗中更言明是秋尝大祀。两首诗的共同点都是祭祖大祀,所以简兮中的万舞的场景也极可能是祭祖大祀。甲骨文中也有不少万舞的卜辞, 多被释读为祭天求雨之舞或舞人。

“萬”就是蝎子。郭沫若曾经考证商的祖先契“即是商星,即是阏伯,而中国之古商星本即视为蝎形也。契之名本为蠆,然以其毒虫,故其后世子孙讳之而改为同音之契”。不过,从殷人以蝎形为徽识、以蝎形为发簪来看,殷人并不在乎蝎为毒虫。蝎子有旺盛的生殖力,所以有充分的理由把蝎子尊为祖神或生殖神。殷人的祖先又与蝎形商星有联系,故殷人以蝎代指祖先,即殷人的祖先契之名取音于蝎是很有可能的。“在黄河中游伊洛平原的灵宝、巩县、郑州、商丘、徐州一线,直到1949年,都有蝎子庙,把蝎子作为主神保护神崇拜”。这个地区恰恰就是殷人的核心地带,邶地鄘地卫地则是这个地带的核心,殷商的京畿所在。姬周继承了大邑商的先进文化,以殷人为周史官,承殷人万舞以享姬周列祖,这在鲁頌 閟宫一诗中也得到了证明。在殷商故地,跳原汁原味的万舞祭祀周祖,大概就是简兮一诗描写的场景了。

试想一下,在殷商京畿故地,一个殷商贵族作为新朝的史官,乐官奉命作诗献赋, 写下了“简兮简兮。。。”,表面上采风言志,歌功颂德,实则悲叹殷人自己“天命靡常”,不得不时时刻刻“自求多福”。 面对昔日殷人的洋洋万舞,周人的神尸牌位,腹中苦水,口中酸汁:人家的祖宗啊,人家的祖宗是西方来的。

“云谁之思”是设问式直抒胸怀:今天祭祖好盛大,可是祭祀的是谁人呢?美人一词指列祖,而非其时君王。即使到了楚辞时代,这个意义也没有改变。屈原思美人一辞明白无误的叙述了屈原以身殉国之志,所思美人,也是其苦苦追索的美人, 就是已经在上天的楚国列祖。因思美人而进一步追随美人上天西去,言志殉国也。以下这一段,不就是屈子寄言于天的形象描写么?西周时期,天帝和列祖实为一体,祭祖即祭天,传统的说法是配享与天(上帝),当今简化的说法就是祭祖。

思美人兮,擥涕而竚眙。
媒绝而路阻兮,言不可结而诒。
蹇蹇之烦冤兮,陷滞而不发。
申旦以舒中情兮,志沈菀而莫达。
愿寄言于浮云兮,遇丰隆而不将;
因归鸟而致辞兮,羌迅高而难当。

本诗的起兴也有违诗经原则,起手述事,而最后一段,以起兴“山有榛,隰有苓”带来整个诗风的转折,带来强烈的对比。大胆猜测的话,这也是诗家有意为之,以殷商之意逆姬周之现实和礼法,此意实全诗之主旨也。

山/坂有A,隰有B的是诗经典型的一种起兴,不仅仅作为写作的起兴甚至隐喻相比,也是国风中描写各地风情的一部分。以下是诗经里所有带有这个句式的诗句:

小雅 四月 :“山有蕨薇、隰有杞桋”
邶风 简兮:“山有榛、隰有苓”
卫风 氓:“淇则有岸、隰则有泮”
郑风 山有扶苏: “山有扶苏、隰有荷华”, “山有桥松、隰有游龙”
唐风 山有枢: “山有枢、隰有榆”,“山有栲、隰有杻”,“山有漆、隰有栗”
秦风 车邻:“阪有漆、隰有栗”,“阪有桑、隰有杨”
秦风 晨风:“山有苞栎、隰有六驳”,“山有苞棣、隰有树檖”
桧风 隰有苌楚 : “隰有苌楚、猗傩其枝”

观察以上列表,正风没有山/坂有A,隰有B的句式,雅颂里只有一首四月,是关于周南汉水流域的诗,后期变风之诗。可以得出结论,此句式为正风之外的标准句式,很有可能是西周史官,乐官对诸侯国采风的要求,否则难以解释正风没有一诗的现象。雅颂原隰频频出现,但无一描写原隰之所有,也算侧面佐证了这个特点。卫风 氓虽然用了这个句式,其意完全不着调,跟全诗风格相类。纵观以上各例,各国风物迥然不同,榛和苓会不会就是邶地的典型风物呢?考查诗经中榛苓的诗,除简兮有:

鄘风 定之方中:“树之栗、椅桐梓漆、爰伐琴瑟”
曹风 鸤鸠: “鳲鸠在桑、其子在
小雅 青蝇: “营营青蝇、止于
大雅 旱麓 :“瞻彼旱麓、楛济济”
唐风 采苓: “采苓采、首阳之巅”

出现于鄘风不奇怪,邶地鄘地卫地是故殷商京畿一地也。曹风也不奇怪,与邶鄘相邻,都是黄河下游冲积平原,有相同的风物。比较难以解释的是小雅大雅中的。试提出一种可能性:大雅小雅是姬姓位列公卿诸侯的诗作,周伯,召伯,卫伯,鲁伯,晋伯,郑伯,虢伯。。。等的诗作,外加周人频频南下的南国,其国风物各异,跟宗周京畿并不完全一致。

只出现于邶风和唐风,是个稀罕物。况且唐风故地在翼城,黄河中游的汾河盆地,风物当于邶地不同。出现于“首阳之巅”尤为奇特。

唐风 采苓

采苓采苓,首阳之巅。人之为言,苟亦无信。舍旃舍旃,苟亦无然。人之为言,胡得焉?
采苦采苦,首阳之下。人之为言,苟亦无与。舍旃舍旃,苟亦无然。人之为言,胡得焉?
采葑采葑,首阳之东。人之为言,苟亦无从。舍旃舍旃,苟亦无然。人之为言,胡得焉?


首阳山/中条山 采苓

采苓于山巅,跟隰有苓相悖。隰,低湿之地者也,河谷之畔,大湖岸边也。海拔两千米的首阳(中条)山巅和邶地湿地,难道都能生苓?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说文有“大苦,苓也。从艸古聲。康杜切”。如此重要一个字一笔带过,也可能是许慎的无所适从。茯苓,猪苓“甘、淡,平”,跟字风马牛不相及,又是一个悖论。采葑采葑,首阳之东即芜青,从邶风 谷风之句“采葑采菲,无以下体”来看, 即使不是芜菁,也是一种根部可食用的蔬菜。看看上面的地图,在首阳之东采,可是贻笑大方了:这里是著名的运城盐池,不毛之地啊。由此判断,以上采苓采苦跟其地名的对应皆为谬言。时至今日,国人莫以为苦者,大苦也,黄连也: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-1900m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,其首阳之巅也!这也印证了诗中采苦首阳下乃妄言。

再次回顾采苓全诗,三段均起兴于众人皆知的妄言,告诫其君和人民不要相信那些流言,那些流言就像是告诉你去首阳之巅采苓,首阳之下采苦,首阳之东采葑一样,都是荒诞不经之事!很明显说文字释义被采苓一诗的误读所误导,牵强得出大苦即的结论:那生在首阳之巅自古就以大苦入药的草在采苓里被称为,即=。对比下图甲骨文,金文的字(甲骨,金文字形为猜测),和黄连的形状,不难得出苦字的本意是黄连,大苦也。而且此字成为 部的字根,其普遍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。神农尝百草,一定是那最苦的给他印象最深,以大苦为根本,辨别百草的甘苦,也满符合中国文化的底蕴。之后甘苦成为中文对人生的重要评价词汇,也顺理成章。

http://qiyuan.chaziwang.com/etymology-7529.html

爾雅·釋草】“蘦,大苦。【疏】今甘草也。或曰與苓同,《詩》采苓采苓是也”。看字形这个草就不是长在高山之巅的,是长在潮湿隰地的好吃的草-大苦,能好吃么?此字当为苓,即使不是茯苓,也是某种好吃的菌类。精通本草的人士可以验证一下先秦古方里苦,大苦,苓,蘦其药性和作用是否分别对应于黄连和茯苓。

说文为“十口”, 亦或“十甘”。在今天看来完全是无稽之谈,查看字的演化也可佐证。释为的可能性更高,其字形有如以剑刺口,不知该如何解读。故,死亡也。即使在今天,亲朋故去,也是人生最难以入口的苦涩滋味。加上部,此草之味道,如亲朋故去也。

生于邶地之隰,不生于首阳之巅,这是周代人的常识。榛苓起兴,在每一个怀念故国的殷人心里,就如唐诗“故国三千里”之感。“简兮简兮”, “万舞洋洋”,可叹三千里故国徒存“山有榛,隰有苓”,物是人非,早已是人家西方美人的天下了。

CC BY-NC-SA 4.0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NonCommercial-ShareAlike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.

One thought on ““邶风 简兮”和“唐风 采苓”新探

Leave a Reply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